给个“10分满意”评价,便可获得“5元话费”。近日,江苏南京、南通等地的移动公司推出“寻找10分满意用户”活动,这让部分客户领到“红包”的同时,也引发了争议。有市民质疑,如此以送话费做“诱饵”得到的满意评价,可能令调查结果失真,也背离了满意度调查的初衷。(7月11日澎湃新闻)
“10分才是真满意,其他评分皆浮云”——说起来,对于“填满意送话费”这样的所谓满意度测评招数,各地的“手机一族”,或多或少都曾遇到过。有些人觉得,这与网购平台的“好评返现”又有何异,付之一笑不去理会;而也有人瞅准了这小小便宜,即便明知“10分满意”是违心之评,还是“愿者上钩”地配合了这种“调查”。
有一种说法叫“见怪不怪”。在我看来,近些年时有冒出的运营商“填满意送话费”活动,其实就称得上是一个调查问卷的“怪胎”。既然抛出调查者言之凿凿,说这样的调查不是弄虚作假,而是为了改进服务质量,试问何以摆出一副“听喜不听忧”的姿态,单单只给“10分满意”送话费?由此而论,自然让人起疑:改进服务乃幌子,多收“好评”才为真。至于这“人人满意”的调查结果有啥用,或许真的如某些客服所言,是为了迎接上级部门的检查吧?
看起来,疑点昭昭的“填满意送话费”,能够长盛不衰,无非是“周瑜打黄盖”的现代翻版,尽管“评相”难看,却也“互利互惠”。而我则认为,这样的满意度调查,要说也不能尽听操作者的一面之词,比如“目前大部分市场调研,包括高校学术研究问卷调查,都会通过礼品福利赠送来吸引客户参与”云云。因为,别的问卷和调研,答案并没有预先设定,当然也不存在必须填“10分满意”的获得福利条件。所以,也难怪有网友发出戏言,明明“刷好评”,就别把理由说得如此清新了。
廓清了“填满意送话费”的“刷好评”实质,自然可以进一步质疑,这种另类的“花钱刷单”为满意度贴金之举,根本也是慷公家之慨的违法做法。道理十分简单,通信运营商并非私营企业,要是都能“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随意耗费公帑,以求“形象超好”“评价超高”,那么同样的调查,是不是也可复制出“满意送电费”或“满意送水费”等等的怪招来?显然,别的行业鲜有类似“创举”,恐怕不是不够聪明,而是不敢故作糊涂,甚而巧言令色地去违规逾矩。
“填满意送话费”可以休矣。一来,这世上并没有“法不责众”,有些乱象能够存在一时,不代表握上了“免责金牌”;二来,像这种“买来”的满意和好评,事实上也只能骗骗“蜻蜓点水”的检查,以及“走马看花”的测评。而且,随着社会舆情的不断聚焦,哪怕有些检查者本想装聋作哑,将来也会越来越清醒对待。须知道,弄虚作假“刷好评”,等于是封“举报信”,当汹汹民意触动了纪检警醒,那些曾经搞过的“满意度猫腻”,说不准也会被“揭开帐本”一并清算。
司马童
网友评论
用户登录
使用第三方账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