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倒计时 既要防疫还应防骗

来源: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 编辑:陈方炜 发布: 2020-07-03 09:05
高考是人生航程的“加油站”。

距离2020年高考只剩不到一周的时间,全国考生正进行着最后的“冲刺”,相较于往年,今年姗姗来迟的高考对于这届“生于非典,考于新冠”的高三学子来讲显得尤为特殊,人生大考碰上疫情大考,这份“成人礼”也许会让他们终身难忘。

考场如战场。对于即将“鸣鼓出征”的学子来讲,除了要周全做好疫情防护准备工作,为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穿好“防护服”外,还应提高警惕,诚信应考,避免落入高考诈骗的“圈套”,用“双保险”为高中生涯画上圆满的句号。

高考年年有,诈骗何其多。随着近年来全国高考报名人数的持续攀升,连续两年考生人数突破千万。有着这样庞大的考生群体,不法分子自然就盯上了这块“肥肉”,从考试到录取的过程,进行“全天候”“全流程”诈骗,行骗的手段和方式层出不穷且不断“升级”。

考前通过各种渠道散布“内部真题”“高分密卷”等虚假信息,或者兜售作弊工具,往往还配有近年操作过关的“实力展示”截图,让部分考生和家长动心,期间不法分子通常要求考生上传准考证,身份证信息等,并用“先打预付款”“不过包退”的伎俩进行蒙骗,骗局败露后又用曝光考生信息进行威胁,让其不敢报警而“吃闷亏”。

考后又变换方式,通过非法获取的个人信息联系考生,声称能够提前查询考试成绩,或者可以花钱疏通关系篡改高考分数、填报的志愿,甚至能够帮助其顺利录取。由于部分考生成绩较差或发挥失常,害怕自己分数低,考不上心仪的大学而心有不甘,又不敢接受“落榜”现实,往往就会轻信不法分子的谎言而陷入诈骗“陷阱”。

据统计,高考前后的这段时间是高考诈骗的高发期,每年都有不少考生上当受骗,不仅遭受经济损失,还受到精神伤害的“双重打击”,甚至有一时想不开而发生悲剧的情况。

俗话讲:苍蝇不叮无缝的蛋。高考诈骗年年发生,屡屡得手的原因,除了不法分子的“骗技”愈发的精准、娴熟外,还在于部分考生及家长存在投机取巧的错误思想,抱着“宁可信其有”的侥幸心态,一味轻信“潜规则”,认为用钱找关系就能够办成事。

近年来,为了切实维护高考的公平性和公信力,国家有关部门对涉考违法违纪行为采取“零容忍”态度,持续强化惩治力度,除了将高考作弊纳入诚信档案,对作弊者进行相应处罚外,情节严重者最高可判七年有期徒刑。同时,相关执法部门加强了相互协同和信息共享,不断升级技术手段,提高侦办高考诈骗案件的效率,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此外,各个考场也采取了严格的“安检”措施,并加装先进的防作弊器材。

然而,要想从根本上避免高考诈骗事件的发生,考生及家长应当担负起“主体责任”,对诚信考试的重要意义和作弊行为造成的严重后果要有清醒认识,对于可能遇到的高考诈骗行为要擦亮眼睛,不能抱有幻想,并要及时报警。在成绩查询、志愿填报以及录取的各个环节,务必通过所在学校或官网进行确认而不能相信“小道消息”,不让诈骗分子有可趁之机。

高考是人生航程的“加油站”。愿广大考生都能不畏疫情,远离骗局,在火红的七月乘风破浪,旗开得胜,实现自己心愿,考上理想大学。加油!少年!

冯春天

猜你还想看:

“用命办学”凝聚着“一个都不能少”的执念

“老少边穷”地区,有许多像张桂梅这样的乡村老师,他们在三尺讲台上,默默坚守,辛勤耕耘。

让行善的“微力”汇聚成大爱的“伟力”

行善不是单向度,而是环环相扣。

提质扩容激活家政行业“一池春水”

能力有高低,行业无贵贱。

莫让“会海”成为基层的“苦海”

基层既是服务群众的窗口,更是厚植为民情怀的沃土。

“儿童读物”岂能变“毒物”?

近年来,有关部门加强了少儿出版管理和市场整治,并取得了积极效果。

“关键小事”怕麻烦健康风险大麻烦

“太麻烦”成为公筷公勺在用餐时“不受待见”的高频词。

切莫在“购买服务”上“念歪经”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

“钟美美模仿秀”不妨冷静“围观”

然而,为什么在“网红”云集,“短视频”爆量的当下,“钟美美模仿秀”能如此之火?

“双栖青年”莫当跟风“跑男”

工作无小事,且行且珍惜。

“小富即安”真就安稳吗?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求助、维权、咨询,找《今帮忙》

  • 九江:黄山松 181 7921 0110
  • 吉安:彭南 135 7688 5601
  • 鹰潭:王重 181 7019 9110
  • 景德镇:黄益华 181 0798 1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