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好脱贫“收官战”,尤需下足“绣花功”

来源: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 编辑:陈方炜 发布: 2020-07-16 09:36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不久前,我在重庆市荣昌区调研,遇到了方大兵。见到他时,老方正在照顾着自家的小龙虾。他今年52岁,几年前在厂里做工,受伤致残,成了贫困户。如今,在各方帮扶下,老方有了自己的产业,生活也有了盼头。不过,老方说,这么好的扶贫政策,自己差点儿没够着。什么原因?他所在的竹林村不是贫困村,而且地理位置好,产业发展也不错,村民过得也都挺好,老方这样的,是特殊原因导致的特殊情况,差一点儿就没被识别出来。(7月15日 《人民日报》)

这则新闻中“老方”的事例,在扶贫工作中绝不是“个例”。一般而言,对于识别为“贫困村”的地方,都是扶贫干部们高度关注的,因此在“贫困村”里识别“贫困户”,精准度都比较高;同时,扶贫干部在具体到户帮扶的同时,还要为整村的脱贫而谋划,搞产业、抓就业忙得不亦乐乎。但是,对于那些非贫困村里的“贫困户”,识别起来相对要难一些。就像新闻中的“竹林村”,地理位置好,产业发展也不错,如果不把“识别”的功夫下到每一户,那就可能百密一疏,让“精准”打了折扣。

决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脱贫致富不能漏掉一户,漏掉一人。对非贫困村的零星“贫困户”,在最先的“识别”上就要下足“绣花”功夫才行。古人说“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用来比喻为局部现象所迷惑,看不到全局或整体。就非贫困村而言,我们往往看到的是连片的“还不错”。殊不知,集中贫困的地方,致贫原因都是大同小异,一般都是受地域环境的限制,或产业发展的挫折。但是在“还不错”的非贫困村,贫困户的致贫原因往往就有其“个性”,倘若走马观花式的“识别”,是不容易发现的。

就拿新闻中的“老方”来说,致贫原因是“受伤致残”,如果不是扶贫干部们“挨家挨户”了解情况,那就可能与“扶贫”失之交臂,小康路上就差了一大截。因此,在精准识别的过程中,那种简单地听村社汇报,不深入农户就下结论的行为是应当彻底摒弃了。虽然今年是脱贫攻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但动态的“识别”依然重要,特别是在非贫困村,是否存在像“老方”这样的漏网之“户”,是否存在脱贫又返贫,如果有,原因又是什么,又该怎么帮扶,都是非义一番“绣花”功夫不可的。

对于像“老方”这样致贫原因极具“个性”的贫困户,帮扶措施就更不能搞“一刀切”,而要因时制宜进行谋划。就拿“因残致贫”的家庭来说,除了在物质上要帮助其发展产业外,还要帮助他克服心理上的难关,重新鼓起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勇气。也就是说,“扶贫”除了物质帮扶外,“智”“志”双扶才是工作的重点。因此,扶贫干部所采用的帮扶措施要灵活,要顺应发展与变化,倘若一成不变,那就无异于“刻舟求剑”,结果不言而喻。要让措施真正灵活起来,就要多到群众家里坐坐,多听听群众心声。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非贫困村的“贫困户”之所以在“识别”中容易被漏掉,那是因为扶贫干部们的政治站位低了些,不是用“针线”去“绣花”,而是“骑马”去“观花”。孟郊能“一日看尽长安花”,肯定看不到那些有问题的“花”。我们要打好脱贫攻坚“收官战”,各项工作的“精准”必须一如既往,“绣花”的功夫更要下足。如果被一些“还不错”的“浮云”遮住了双眼,不谙民情,不解民意,满脑子想到“还不错”,那还有什么心情去精心“绣花”?

何竹梅

猜你还想看:

弘扬“抗战精神”,奋斗崭新时代

虽然“抗日战争”硝烟已经远去,但伟大的“抗战精神”永远不朽!

【地评线】江右时评:让“青春”在“广阔天地”里绽放

农村是片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大有作为的。

在脱贫攻坚的“风浪”中奋勇前行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

求助、维权、咨询,找《今帮忙》

  • 九江:黄山松 181 7921 0110
  • 吉安:彭南 135 7688 5601
  • 鹰潭:王重 181 7019 9110
  • 景德镇:黄益华 181 0798 1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