赡养父母不应该忽略“夕阳情”

来源: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 编辑:陈方炜 发布: 2020-10-30 09:13
中国的老龄化速度越来越快,老龄化现象已经成为一种新的趋势,如何应对“银发潮”,考验着政府的执政能力。

日前,浙江衢州市衢江区法院披露一起老年离婚诉讼案,夫妻男方89岁,女方84岁,因为是重组家庭,双方的子女不愿同时赡养,二老无奈走上离婚的道路,重组家庭老人的晚年遭遇令人唏嘘。

老年人的晚年生活从来都没有离开我们的视野,无论是空巢老人还是再婚老人,面对子女成长后的展翅离巢,他们在情感上需要的慰藉从来都未曾缺失,甚至还需要更多的关爱。我们在关注他们的物质生活的同时,还需要在情感需求上给予满足,“夕阳情”或许是他们自己的选择,但是不应该成为子女赡养义务均衡下的牺牲品。

正值党的十九大五中全会在京召开,回望“十三五”规划,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获得成效,《关于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提升养老服务质量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文件相继出台。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与养老服务也在加快融合发展。我国已经建立了完善的老年人的生活保障机制,养老保险制度的全覆盖保障了老年人的生活物质基础,镇街敬老院和社区养老服务驿站的建立免除了晚年住宿的隐忧,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保障政策全面实施,随着基层医疗服务水平的提升,保障了老年人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基层治理上将老年人的生活管理纳入民生考核工程,保持着先进的社区养老特色,在社会事务的管理上能细分到具体的群众类型,将获人心的政策实实在在的落实到基层,体现了政府为人民服务的执政宗旨,值得点赞。

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所包含的意义,既是对物质生活的需求,更是对高质量精神生活的向往。在一系列的举措保障下,老年人的晚年生活不能缺失子女赡养义务的履行,如何更好地赡养老人,提高老年人精神及物质层面的生活质量,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应有之义。

虽然子女赡养义务已经写入了法律规定,但是现实生活中仍然不乏一些案件过后,子女在法院判决后对老年人的精神需求置若罔闻,老年人真正需要的沟通理解演变成“常回家看看”的过场形式。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对于子女赡养义务的落实,除了法律手段的利用,还需要有社区工作人员甚至是公益组织的参与,充分的发挥基层组织人员的调节功能,利用“熟人社会”的压力,让双方坐下来沟通,从个人的思想上着手,利用“代际关系”,让子女更好的履行精神赡养义务。

中国的老龄化速度越来越快,老龄化现象已经成为一种新的趋势,如何应对“银发潮”,考验着政府的执政能力。我国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颁布实施以来,老年人的精神方面的需求日益增多,除了在法律上执行手段的利用,基层治理上探寻亲情式的沟通渠道,也是政府管理的一个新方向,唯有在情感需求上多给予老年人关注,才能让 “夕阳情”更好慰藉他们的晚年生活。

艾江滔

猜你还想看:

求助、维权、咨询,找《今帮忙》

  • 九江:黄山松 181 7921 0110
  • 吉安:彭南 135 7688 5601
  • 鹰潭:王重 181 7019 9110
  • 景德镇:黄益华 181 0798 1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