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辽宁沈阳一教师违规有偿补课,因怀疑被班上家长举报,让其丈夫暴打学生家长。28日,沈阳市铁西区委宣传部发布通报,涉事教师停职,其丈夫被行拘。(11月29日 央视新闻)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但在此次事件中,涉事教师恐怕已愧对这个光荣的称号。从网上曝出的采访视频看,涉事教师并无真凭实据,仅靠猜想就给家长“定罪”,还指使其丈夫对学生家长进行殴打。事后,面对学生家长的宽容和忍让,涉事教师还拒不道歉。可见,对涉事教师做出停职和调离班主任岗位的初步处理也是理所应当。等待她的还有进一步的调查处理。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身为人师,首先要有德。涉事教师不遵守职业道德。面对教育部三令五申禁止在职教师有偿补课的规定,该教师顶风作案,公然要求学生参加周末补习班,并收取补课费,这种行为违反教师职业操守,带坏教学风气,影响规章制度的严肃性和公信力。在被举报后,她不知悔改,反而报复学生家长,这便不仅仅是职业道德问题,更涉及人伦道德,公序良俗,甚至是法律法规。普通人尚且懂得遵纪守法,与人为善,怎么培育灵魂的人民教师却能公然置道德、法律于不顾?这样的教师,不只是欠家长一个道歉,更需要补齐德行上的短板。
“三寸粉笔,三尺讲台系国运;一颗丹心,一生秉烛铸民魂”。教师,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不仅传授知识,更肩负百年树人的现实使命。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学校教育起决定性作用。唯有道德品质过硬的老师,才能培育出“三观”端正的栋梁之材,才能将温室里的花朵培养成参天大树。相反,丧失了师德的老师,教学水平再高,也不配被尊为师。在教师队伍中,一位没有师德的老师影响的不是几个孩子,也不是几个家庭,而是一代又一代的学生,成百上千个家庭。
师德,是为师的根本。教师指使丈夫殴打学生家长事件会随着调查处理结果的公布而逐渐平息,但是,加强师德教育的警钟将长鸣。教育部门在确定执教资格、考核评价、选拔任命时,应将师德作为首要考察标准,对违反师德的行为,要严肃执纪,甚至做到“一票否决”。同时,要将师德教育贯穿教师的整个职业生涯,加强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廉洁品德等方面教育,务求 “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让教师的光芒,能够公平的照耀进每个学生心中!
刘帝